阅读历史 |

第135章 大明招降:朱元璋与明昇的较量(2 / 2)

加入书签

戴寿和吴友仁、飞天张等武将听着杨璟的话,他们的脸上显出了不服的神色,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杨璟话语的质疑和挑战。他们的身姿挺拔,仿佛随时准备为保卫国家而战。

杨璟的目光转向明昇,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诚恳和关切:“足下,你还不知道祸害将要来临呀?我看你满不在乎的样子!”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明昇未来的担忧,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对局势的深刻理解。“如果足下一定要负隅顽抗,借此喘息片刻的话,那您就像鱼在沸鼎中游动,燕子在危幕上筑巢那样危险。”他的比喻生动而形象,让人不禁对可能到来的灾难感到一丝寒意。

杨璟继续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紧迫感:“我担心天兵一到,足下将不可抵御。所以,我奉劝足下:尽快幡然觉悟,独立自主地决断国家的命运,也为自己求得更多的利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明昇的尊重,同时也有一种对大势的清醒认识。

最后,杨璟的话语变得更加坚定和有力:“杨璟我敦促足下,尽快派遣使者奉送国土,觐见我大明朝皇帝!”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如同一道命令,让人不得不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夏国归顺大明的美好前景。

杨璟的一番议论和说词,大夏武将吴友仁等十分不满,个个怒目相向!

戴寿忍无可忍,将朱元璋的圣谕丢在地上,大声道:“我西川北有陈仓之险,东面有瞿塘之固,南边有汉洋之隘。你们大明侥幸而得志于中原,怎么敢轻视我西夏?”

吴友仁吼道:“我西蜀地势险要,田地肥沃,瞿塘峡东可达江左,剑门关北可控陇右。以我巴蜀之地而与朱明争衡天下,上之足以为王,次之足以为霸,何惧朱元璋也?”

向大亨也道:“我大夏瞿塘、剑阁乃是一夫负戈万人无敌的天险,料想谁也无法攻破,何惧朱明耶?”

飞天张、莫仁寿、邹兴等武将也附和道:“以我大夏地之险,物之丰,民之富,兵之精,岂能受制于人?”

但是,这些大夏的重臣们却忘记了“四川非坐守之地,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的教训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