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篡改记忆(2 / 2)
唯一对不住的就是大胡子叔叔,老三他们的死他一直耿耿于怀,他发誓要手刃仇人的,如今仇人是杀了,但他自己却不知道。
可为了大局着想,只能委屈大胡子叔叔了,大不了她造几个梦,让大胡子叔叔在梦里多杀几次那该死的县令。
如今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虎头岭不再是谋杀官差的悍匪,而是老老实实种田的农人,受栖霞县令嫉妒东河县令,想着端了虎头岭邀功,结果鸡飞蛋打,自己暴毙而亡不说,还害得上百官差落到了胡越龙手上。
包庇土匪的事情,杜老夫人不能乱管,容易让上面怀疑她居心不良,可轻而易举就让人闻风丧胆的虎头岭悍匪变成了良民,还救了上百号官差,这事她办最合适,尤其还有张大人的人亲自作证,杜老夫人这完全是出于道义,是为了陇北郡的长治久安啊。
事情很快就解决了,胡越龙抓到的那些官差全都被杜老夫人带走了,县令李志远还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奏疏送往京城,大意就是栖霞县令横行乡里,鱼肉百姓,逼得百姓落草为寇。然有匪首还做胡越龙的,虽然被逼落草为寇,已经心怀赤忱,带着大家凿山劈田,愣是把险峻的虎头岭变成了良田沃土,他恳请皇上开恩,改虎头岭为虎头村,让那些被逼躲在山里生活的人能重见天日,感受昭明皇帝的浩荡皇恩。
照理说,他一个小小县令的奏疏很难送到皇帝手里,可他和杜老夫人一样,家世显赫。不同的是,杜老夫人是自己打下的江山,他是喊着金汤匙出生的。
他的奏疏跑得比八百里加急还快,有他家背后的势力帮忙说和,再加上陇北离燕山不远,为了安抚民心,皇上干脆的准奏了。
虎头岭摇身一变成了虎头村,里面的人再也不用一直躲在山里了,山里的孩子也可以下山念私塾去了。
他们都拜托了土匪身份,以后再也不用觉得低人一等了。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胡老太太,她儿子不是土匪了,总该有姑娘能瞧上他了吧。
胡老夫人只想早点抱孙子,杜老夫人则想得更长远,他对胡越龙说,“皇上虽然同意换你们平民身份,但你们的存在始终让人心生忌惮,尤其是陇北的地方官,他们会处处盯着你们,少不得要受些委屈的,我倒是有个一劳永逸的法子,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胡越龙对杜老夫人那是仰慕加敬佩,杜老夫人说的,也是他担心的,毕竟自己以前做的事情摆在那里,别人忌惮也是情有可原。可是谁又愿意一直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呢。
听杜老夫人这么一说,他犹如看见了曙光,立刻恭恭敬敬地说,“还请老夫人明,为我们指条明路。”
杜老夫人沉吟了片刻说,“如今燕山战事吃紧,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你和弟兄们个个身怀绝技,以其在这里受人猜忌,倒不如带着弟兄们去战场建功立业,有了战功,谁还敢说你们的不是,敢给你的家人们脸色看。”
这话说到胡越龙心坎上去了,他和弟兄们一身本事实在不想每日种地耕田,能出去闯一番事业,还能洗脱坏名声,光宗耀祖,他们自然是乐意的。
有杜老夫人引荐,他们去当兵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胡越龙当即问了弟兄们的意思,愿意去参军的参军,不愿意的,留在山上照顾家人,也不勉强。
大家和胡越龙一样,都想去参军,可临了,大家都去了,只有胡越龙没去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