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 保底待遇(1 / 2)

加入书签

只是在这件事上,最后齐家恐怕吃些亏也是免不了,有些事总不能让皇家来做。

另一边,曹皇后也为赵幼悟的婚事忧心如焚。

赵幼悟如今处境尴尬,婚事既要考虑门当户对,又要顾及皇家颜面,曹皇后终究不愿亏待了她。

可那些门第显赫、德才兼备的公子哥,谁家不是精明得很?人家本就对与皇室联姻不感兴趣,更不会愿意平白无故地卷入这局势微妙的皇家纷争之中呢?

毕竟,娶谁家的女儿不是娶,何必非要与皇家扯上这般复杂的关系。

而那些愿意的,曹皇后却又看不太上,因此挑来选去,始终未能觅得合适的人选,于是便生出了退而求其次的想法。

这日,曹皇后正在宫中与心腹嬷嬷商议此事,突然有宫人来报,称赵祯召见。

曹皇后心中一紧,赶忙整理衣衫,前往福宁殿。

到了福宁殿,赵祯的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已经可以坐在案前,批阅奏章。

见曹皇后进来,他放下奏章,叹了口气说:“皇后,如今这汴京城中的传闻,你可听说了?”

曹皇后心中明白他指的是赵幼悟和齐衡之事,连忙回道:“陛下,臣妾已有所耳闻,只是这传闻毫无根据,怕是有人故意为之。

至于公主的婚事,臣妾也一直在用心寻觅,只是如今合适的人选实在不多。

倒是宁远侯府的嫡三子顾廷炜,似乎有意与皇家结亲……”

曹皇后略作停顿,又道:“是侯府大娘子亲自进宫来说,愿为官家分忧,还说顾家三郎对公主的才情品行,俱是仰慕不已。”

赵祯微微挑眉,问道:“顾家三郎,那皇后还在迟疑什么?”

曹皇后迟疑什么,当然是担心小秦大娘子了,她对这位的印象从来不好。

觉得为人精明,心思深沉,若将赵幼悟嫁入顾家,真不知是福是祸。

可赵祯对小秦大娘子着实了解不多,毕竟他身为帝王,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去打听臣子家眷的琐事。

若真这般做了,指不定旁人会生出何种揣测,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如今这局势,若不尽快为赵幼悟定下亲事,这沸沸扬扬的传闻怕是要越传越离谱,对皇家声誉极为不利。

因此这一次,他反倒比起曹皇后来,要态度更为坚决一些。

“既然有了合适人选,那这桩婚事便赶紧定下吧,另外平宁那里,你也见面安抚一番。

朕打算将衡哥儿暂时调离汴京,鹤哥儿不是要治河吗?让他跟着去帮忙吧,也算是一番功绩。”

曹皇后有些奇怪,治河的事情不是还没有进展吗?怎么在赵祯口中却已经就成既定事实了。

但她素来不愿意干涉外朝政事,这件事也就暂时按下不表。

只是顺着话头说道:“平宁向来明理,定能体谅官家的苦心,而且据平宁所言,衡哥儿的婚事已然敲定,是梁相公的孙女。”

在这件事上,平宁郡主终究还是做出了妥协,她本打心底里不愿与梁适结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