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章 供奉神武娘子(2 / 2)

加入书签

江黄两位比罗文林还大上一两岁,可人家资历深,见了还得叫一声罗大哥。

绣铺聘了几位绣娘和制衣师傅,有几位也是北边逃荒过来的。

这也是周飒的意思,让罗文林去灾民营里招工,其他的也就罢了,只叮嘱他,多招女工。

这些逃荒来的灾民里,有擅做吃食点心的,也有擅刺绣的。

若有家眷也就罢了,没有家眷的,怕是会沦为奴仆。

能进周家铺子里做工,自然都是愿意的。

罗文林精挑细选,卤肉铺子里招了六个小工,绣铺里聘了四个绣娘,两个制衣娘子。

包吃包住外,每月三百到六百文固定工钱,此外还按件提成。

六个绣娘此时都毕恭毕敬地在内院候着,给周都尉请安。

周飒点点头,只简单说两句:“好好做工,听江黄两位姑娘安排,不要闹事。”

众人诺诺称是,周飒安排身边两个亲兵,帮着江黄二位姑娘搬家。

她自己出了绣铺,与赵北辰会合,就去巡视三州河道与杂交稻推广事宜。

西南三府人口不多,可开发的土地如今只开垦了三分之一不到。

这三分之一全都种上了杂交稻。

至于新开荒出来,得先种几年粗粮,花生玉米红薯之类。

养土积肥,至少三年后才能试着种水稻。

周飒先去了小岩庄,如今庄户都住上青砖瓦房,每月按时领月银。

夏收秋收两季还能领到按人口定量的粮食。

去年全年无雨,可有了周都尉开挖的河渠,庄稼基本没受影响,影响种了杂交稻,收成反而比往年多了不少。

庄户如今真是谷满炕,粮满仓,以前吃不饱,现在吃不完。

这等好日子,从前哪里敢想?都是托了周娘子的福啊!

见赵周二位来庄子巡视,家家户户都出来磕头,还把山上采的板栗,地里挖的红薯花生,都拿出来献宝。

小岩庄有几座山头,山坡上的沙地,周飒说了,随便庄户们开荒。

开出来种的粗粮,往公中交一半,自己留一半。

庄户们若收得多了吃不完,也可按市价卖给齐叔,齐叔再运到城里米粮铺子里卖。

如今小岩庄里的庄户们,家家手里都有银子,过年也能给娃娃卖身新衣裳新鞋。

可没有一户人家提出要赎身的。

周飒和赵北辰两人一路被庄户们簇拥着,快到山庄了,发现不对劲。

怎么后山上建了一座庙?

齐叔见她疑惑,陪着笑脸说:

“庄户们自发凑钱,建了这庙宇,供奉神武娘子,您别介意……他们也是吃苦太多年了,几代人都没吃饱过,还被人欺凌,哪家哪户没冤死过人?”

“如今万幸遇见您,才过上了人该过的日子……别的他们也做不了,供奉香火也是他们的一番心声……”

齐叔没说,他其实也跟着凑了份子,还是大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