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文章 紫阳真人(1 / 2)
毕竟,紫阳真人在大唐的名声可不小,当年更是号称有三千弟子。
要知道,道家的三千弟子,那代表的可不是三千百姓,而是三千豪门。
陆远作为紫阳真人的门徒,自然是有几分面子的。
如今看来,这李京之不计较自己冲撞之事,怕也是看在这几分面子上了。
事实也是如此。
当入宴之后,李京之和马正会的主要目光,全部都集中在陆远身上。
至于李白这当事人,则是颇受冷落。
说是论诗论道。
可实际上,却多以论道为主,诗词嘛,少有提及。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后。
李白起身对李京之敬了一杯。
“李公可借笔墨一用,前日冲撞李公车架,白日夜难寐,本想行书一卷,前来乞罪。
然投书告罪,实少诚意,故而想向李公当面告罪。”
一杯酒下肚之后,李白对李京之开口道。
“唉,区区小事,何至于使太白如此难忘?
古人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事情缘由我已知晓,无碍,无碍。”
李京之连连摆手道。
“李公不予追究白之过,那是李公之度量。
然白醉酒为狂,当街拔剑,此白之过也。”
李白再次开口道。
“长史,太白既有告罪之意,受了便是,何须这般推脱呢?若非长史大度,太白之举,按律当罚。”
此时陆远也开口道。
其实陆远很清楚,李白这告罪书早就写好了,按理讲直接交上去就行。
但李白却又闹出这一出,想来是觉得先前那一封写不好吧。
“这..........也罢,也罢。
来人,笔墨伺候,太白,还请移步。。”
见陆远开口,李京之和马正会对视一眼,也没有再纠结什么。
很快,府中仆人将笔墨纸砚送了上来。
李白来到一侧书桌上写了起来。
“白,嵚崎历落可笑人也。
虽然,颇尝览千载,观百家..........
则有若似于仲尼,纪信似于高祖.........
而遥观君侯,窃疑魏洽,便欲趋就........迟疑之间,未及回避。
..............
且理有疑误而成过,事有形似而类真,惟大雅含宏,方能恕之也。
............”
这一段,那李白可谓是极尽吹捧,上来就说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可笑之人。
但是也读了一点书,知道一些事情,并且,他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定律。
那就是有能耐的人,都会与其他强者有些类似。
比如孔子有个弟子,长的就很像孔子,纪信就很像刘邦,宋玉也很像屈原。
而在他李白在街上看到长史的时候,就觉得这长史很像魏洽,当时李白就想趋附。
所以在长史车驾到来的时候,才没有及时回避。
(这个魏洽应该是三国时期魏国丞相掾属和洽,属于是能臣干吏一类,最后还封侯了的,其他的,也没有合适人选了。
也有说这个魏洽只是李白的朋友,但根据上面列举出来的人名,李白应该不会随意扯个朋友出来吹捧李京之。)
总而言之,就是把李京之比作了古时贤良。
到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李白才露出那么一点獠牙。
理有疑误而成过,事有形似而类真。
看似是在说自己认错人了,有眼不识泰山。
实际上,也确实是在说他李白自己,眼睛瞎了,居然真把你李京之当真君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