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内外封爵等级(1 / 2)
“一国之王,地缘霸主,何等的豪迈...”此时此刻,整个大殿中,无论是慕容虎步度根等胡人将领,还是张既孙观等汉人文武,皆心生感慨。
要知道,哪怕是曾经投诚的鲜卑三王,也只是被李信封了个督王称号...
虽然在草原领地内,大权在握,但并未给他们独立建国的权利...
他们目前的身份,还是北巡务院下的督王,是大夏的臣子...
而石勒则一步登天,位列中亚地区的石国大王,被大汗视作西南战略霸主国培养...
从此以后,石勒便不在归政务院、巡务院、和军机处管辖了,不在是大夏臣子,而是诸夏王侯中的一员...
理论上,石勒以后大小战事国事,除了向李信这名诸夏共主,汇报之外...
其他人,无论是政务院的首辅贾诩,还是巡务院总督魏延,亦或者是军机大将军太史慈,皆没有管辖石勒的权力...
目前大夏的分封制,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内封继承秦汉那种传统的爵位制,其二是改良版的外封制...
内封制与汉的封爵制类似,但模仿了西周的封爵制,设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每一级都有相应的爵位待遇...
其中国公级别,享食邑十八城,领民三万六千户,有封地规划管理权和税收权,享四成生产税收所得,九世同休...
侯爵级别,享食邑十二城,领民两万四千户,有封地规划管理权和税收权,享三生产税收所得,五代不减...
伯爵级别,食邑五城,领民八千户,有封地规划管理权和税收权,享有两成生产税收所得,三代递减...
子爵级别,食邑三城,领民五千户,有封地规划管理权和税收权,享有两成生产税收所得,逐代递减...
男爵级别,食邑一城,领民两千户,有封地规划管理权和税收权,享有一成生产税收所得...
这些封爵,享有食邑内的税收管辖权,但没有民政,和军事上的权利,只有参与制定发展规划的权力,算是为以后外部封国攒经验...
其中爵位等级,和福利待遇,甚至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代降低....
而外封制,则是李信在开国初期,在内封的基础上,制定的大夏升华诸夏的策略...
外封制,有万户侯国,十万公国,百万王国等三个等级...
也就是说,只有内封制达到侯爵之上的文武,才有获得外封的资格...
与内封制度相比较,无疑外封的待遇更丰厚,更让人向往...
看上去,李信给了诸夏文武,两个选择,实则更加偏向于封国制...
因为封国的权力更大,管理的自由度也更高,变相的利诱着,境内的将相人杰,把目转向外部开拓...
当然李信的外封制,不是简单的说,有点功劳就能够分封出去的...
必须在内封的爵位上,达到侯爵级别,才能有资格获得,外部封国的机会...
因为若是能力不够,实力不足,就算封到外面,也没有开疆拓土,和霍霍地方的能力...
甚至会因为实力不足,有可能被外面的野蛮人,给反向摧残霍霍...
当年周天子,在外面分封的八百诸侯国,不知有多少被周围的戎狄蛮夷,给灭了国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