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8章 大难临头!人性的考验!(1 / 2)

加入书签

“老吕!老吕!!”

陶丽平连声大喊。

仿佛溺水之人,高呼救命。

她凄厉刺耳的呼唤,也起到了效果。

吕梁昏昏沉沉的醒来。

顾不得收拾摔烂的茶杯,洒落的茶水。

“回家!赶紧回家!”

“咱们回家再聊,别在电话里说了!”

刚听到妻子说出一个好字,吕梁便啪的一下,重重挂断电话。

顷刻间,一阵天旋地转的感觉传来。

紧接着,五脏六腑像是被无形巨力,狠狠搅动了一下。

瞬间翻江倒海,让他恶心干呕。

恍惚间。

他想起了两年前。

接到老母亲突然离世的噩耗。

那种猝不及防的精神打击,就曾让他恶心干呕、特别难受。

那也是他第一次知道,人在极度震惊和悲痛的情况下,是根本哭不出来的。

电影电视里,那些用崩溃大哭、伤心哀嚎、大吼大叫等表达惊愕伤心的,都演得并不真实。

笃笃笃!

急促的敲门声传来。

“吕检察长,出什么事了吗?我听到咚的一声!”

不想被人发现异常的吕梁,连忙大喊。

“我没事!”

“不小心把茶杯撞掉了!”

回应过后,吕梁连忙咬牙鼓劲儿,赶紧把杯子捡起来。

接着拿起一包纸,胡乱的将地上洒落的茶叶和茶水,简单擦了擦。

就这么简单收拾一番,吕梁都感觉自已累得快不行了。

浑浑噩噩又昏昏沉沉的坐在椅子上,连着喘息。

脑海中,不断回响妻子的话。

“她果然收受贿赂了啊!”

“她果然收了!”

“三百多万啊!”

“还偷偷买了好几个商铺收租!”

“这么大的事,居然一直瞒着我!”

“狗婆娘!疯婆娘!贼婆娘!!”

“收那么多钱干嘛呀你?找死吗?”

“难怪经常逛街打牌,在外大吃大喝!”

“原来早就利用手中权力,大捞特捞了啊!”

“我说这次深化改革,她为什么急得跳脚,原来是断了她财路!”

“妈的,受贿五千元以上就已经够立案了!”

“不算商铺,就那三百多万,也已经是数额特别巨大,判刑直接十年起步!”

“这么多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啊?我他妈一年工资奖金加各项补助,到手三万多,三百多万,相当于我不吃不喝存一百年……”

吕梁又气又恼。

干了半辈子政法工作,处理过的案子,自已都记不清有多少。

怎么也没想到,自已的结发妻子,竟然有朝一日会犯下大案。

这可怎么办?怎么办?

难道让她投案自首,主动交代问题吗?

可是金额如此之大,就算坦白从宽,起码也得判她好几年。

除了没收全部违法所得,肯定还会处以二十万以上的罚金。

而人都判刑入狱了,她所在的单位,必然会将她开除,让她丢掉铁饭碗。

相比于锒铛入狱、臭名远扬、违法所得被清缴一空……

吕梁也不得不担心,妻子会牵连到自已。

毕竟妻子被降级调职处理之前,就一个市妇联的科长而已。

办案人员肯定会怀疑,级别更高、更有实权的自已,也参与了收受贿赂。

否则她哪能收那么多钱?

到时候,自已必然会被停职,要求去配合调查。

即便折腾了很久,最后证明自已毫无关联。

可妻子巨额受贿,自已作为丈夫,对家属失管失教,必遭警告处分,这辈子也别想再进步了。

一想到这些……

吕梁就忍不住想隐瞒。

因为如果主动投案自首,唯一的好处,就是会被轻判,夫妻俩的工作前程和身家名誉都会受影响。

但如果选择隐瞒,然后抓紧时间低调处理,就很有可能不会案发,即便最终瞒不住,也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妻子不是用她老父亲的银行卡,收受的贿赂吗?

估计那些商铺,也是用她老父亲的名义购买的。

既然存款和商铺,都不是在妻子名下,那就还有办法可以处理。

比如去找到那些行贿人,用老岳父的名义,跟他们签一些投资协议之类的,证明那些钱财是投资分红。

考虑到行贿也是犯罪,是要坐牢的,那些行贿人不想被牵连坐牢,肯定也是愿意积极配合,补齐资料。

而且存款和商铺,还可以进一步转移。

不管是转移到毫无血缘关系的其他人名下,还是全部套现后换成黄金存起来,都可以增加调查难度,也能降低被举报的概率。

当然。

保险起见,两人还可以趁着还没东窗事发,赶紧‘战术性’离婚。

正好之前妻子不是跟人吵架吐口水,曾被光明区分局拘留罚款吗?

这可是人尽皆知的一件糗事。

两人完全可以说,因为此事没少吵架,以至于感情破裂、协议离婚。

一旦离婚,最起码自已的前程能保住,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往妻子身上推。

只不过……

吕梁担心,性格强势的妻子,恐怕根本不会同意离婚。

反而会怒骂自已,要趁机抛妻弃子,只顾个人前程。

但不管如何。

在这一刻,吕梁哪儿还顾得上奉公守法?

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自已都如此急切的,想要保住仕途和名声。

吕梁也终于理解,以前查办那些犯罪嫌疑人,为什么各种拖延隐瞒。

就只是隐瞒犯罪所得,就有不小好处。

毕竟被查获的数额越小,自身就判的越轻。

成功隐瞒的财物越多,家人的日子越好过。

“唉!没想到我吕梁,也有想徇私枉法的一天!”

感慨之余,吕梁匆匆收拾一番,然后拎着公文包便锁门离开办公室。

路上遇到不少同事,他都有些做贼心虚,不敢看他们的眼睛。

遇到有人打招呼,他也只是象征性的点了点头。

来到自行车棚,正准备解锁。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陡然传来。

“老吕!”

吕梁浑身一颤。

钥匙串都没拿稳掉地上。

连忙弯腰捡起来,扭头看向站在车棚外的孙海平。

孙海平面带笑容,眼神清澈。

两人既是同省老乡,还曾一起进修培训,相互配合办了多起案子,私底下关系挺不错。

也正因为关系不错,所以之前妻子犯案,吕梁都没有找时任京州公安副局长的孙海平帮忙。

他太了解孙海平,属于从基层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干起来的,曾是汉东省有名的破案能手。

他不像自已,刚入体制的时候,还依靠了媳妇娘家的关系,否则也不至于如今官至副厅级。

不过……

能在体制中平步青云的,光靠实力还不够,还是得有一些运气成分。

孙海平的运气,好就好在梁群峰当政法书纪那些年,更看重能力而不是关系。

但好运也有用光的时候,一旦用光了好运,自然就要倒霉了。

汉东省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整顿行动,京州市一把手霍思腾的宝贝儿子,撞到了光明区分局的枪口上。

案发后,霍思腾也不是没想过办法,他暗示孙海平把案子提级办理,让市局接手处理,从而方便他掌握主动权。

如果孙海平听从了霍思腾的话,那么事成之后,霍思腾必然会帮他高升,成为京州公安局的一把手。

可坚守原则的孙海平,并没有顺从,反而力挺光明区分局,最终霍思腾的宝贝儿子,罪证确凿、锒铛入狱。

而得罪了霍思腾的孙海平,调任京州市政法副书纪,看似是平级调动且更容易晋升,但职务含权量明显降低。

要是在今天之前,吕梁面对孙海平,肯定不会心里犯怵,甚至还会隐隐有些同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