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章 赵构的十二道金牌!(2 / 2)

加入书签

赵构的拳头也紧紧的攥了起来,想到若是真叫岳飞迎回不该回来的人……

在绍兴六年,也就是公元1136年八月,岳飞兴师北伐伪齐,尽复西京险要之地,缴获战马上万匹,粮食数十万石,中原响应。所谓“长驱将入于三川,震响傍惊于五路”是也。

也正在这个时候,金太宗吴乞买病死,侄孙合剌继位。

合剌认为刘豫的“大齐国”表现太水,不但没有成为金国的籓屏,反成金国的累赘,遂于次年废掉伪齐国号,贬刘豫为蜀王。

这里要特别多说一句的,是当时过汴水、入东京擒捉刘豫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兀术、挞懒等金国名王名将。

他们在宣德门外召集了伪齐文武百官,大声朗读合剌的诏书,再派数千铁骑在东京的大内宫殿到处炫耀兵威,遣小卒巡行坊巷,四下放话说:“自今不用汝为签军,不敢汝免行钱,请汝旧主人少帝来此住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大意是:从今以后,大金国再也不征收伱们做签军,再也不用你们纳税了。

但是重点是最后一句:“请汝旧主人少帝来此住坐”。

这“旧主人少帝”就是被俘入金国的宋钦宗赵桓。

“来此住坐”,即是到东京做皇帝。

兀术当时是想在东京重新建立一个傀儡国,傀儡皇帝就直接启用赵桓,让他做刘豫第二、张邦昌第三。

这一招可谓出奇制胜。

盖因按照礼节,“无有弟与兄争”,赵桓是兄,赵构是弟,弟没理由和兄争。

而且,和赵桓相比,赵构的帝位是自封的,赵桓的帝位是秉承宋朝国祚代代传承的,从理论上说,赵桓才是宋国的正统皇帝。

那又为什么要启用赵桓、而不是启用宋徽宗赵佶来做这个傀儡皇帝

宋徽宗赵佶是赵构的生身之父,以父压子,这气势可不是更生猛、更让赵构无可抵挡

启用宋徽宗赵佶来做这个傀儡皇帝,兀术并不是不想。

问题是赵佶已经挂了,这就有些尴尬了。

接着到了绍兴七年,这年底,挞懒也把赵佶“驾崩”的消息传过江南,示意赵构可以派人到金国迎奉梓宫。

挞懒这一示好行为,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那就是金国领导人换届,伪齐新废,政局不稳,有意与南宋和议。

赵构本来就担心自己的小朝廷难以存活,平生最大心愿就是求得江南半壁苟且偏安。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于绍兴八年公元五月签订了合约,约定如下。

南宋方面。

一、向金主称臣纳贡。

二、赵构自动取消帝号并自动取消宋的国号,作为金国的一个藩属存在。

金国方面。

一,送还赵佶的棺木。

二,送还赵构的生母韦氏。

三,把原属伪齐的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地区一律拨归南宋政权统治。

当年为了自己的统治,赵构连这些条件都能答应,还能有什么底线呢

当即,他心中做出来了个决定。

“既然他违抗圣旨,便按照谋逆罪处理吧。”

赵构心中快速做出来了决定,只要岳飞“谋逆”,就算是他迎回了二圣又如何

被岳飞击败的金军俘虏,也可以是他通敌之下,接着凯旋归来的名头带领金军入关。

还有二圣,是真是假,也能有待商榷了。

那小太监的身子一抖,讷讷的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这倒旨意发布下去之后,岳元帅,无论是不是通敌叛国,都只能变成通敌叛国,没有别的选择。

大宋这边没有了他的活路,后面接下来的补给和粮草,岳飞也没有办法搞定,弹尽粮绝之下,只能投降金军。

还想要有别的可能,别的选择,除非发生奇迹,破开现在的僵局。

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很难了。

另一边。

宰相府。

秦桧得到消息的速度,比赵构可是要快不少。

甚至是宫中传出来的消息,他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哈哈哈,本以为这次要麻烦了,没想到,岳飞他自寻死路!”

“只不过……”

秦桧的眼神又变得冰冷下来:“如今他还是坏了我的好事儿。”

……

至于刚刚打了一场打胜仗的岳飞和众将士,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方才热闹的气氛瞬间冷凝下来。

那些个将士,也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更多的是茫然。

“岳元帅,我们今后应该如何”

“难不成……”

岳飞则是看向萧然。

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他已经看出来了,萧然跟赵匡胤之间,萧然明显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而且,从未来过来的萧然,应该能有更多不一样的见解。

“没事儿,不用管赵构,大不了放弃他好了,赵家的血脉,不差他这一个。”

“当年赵构连那等丧国辱权的条约都能签,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说着,他冷笑了一声。

“当年金国如果是真诚的希望两国交好,就不应在累年之后才传达徽宗皇帝、显肃皇后的讣音,他们之所以同意和议,是不愿大宋王师长驱而往。”

“金人议和割地,以黄河为界,大宋当然可以得回故地,但这数千里荆榛无人之地,十年无征役,财赋无所出。”

“如果派宿兵镇守,钱粮困弊不说,金人肯定还会厚索岁帛,加一个经济重担压在宋的头上,时间一长,他们不用发兵攻打,大宋也会自己灭亡。”

岳飞点头:“犬羊安得有盟信耶!”

“当年我还上疏同官家说,金人不可信,和议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人讥。”

萧然将话茬接了过来:“但是当时赵构没有听你的。”

岳飞默默不言。

“所以那就事情之后发生的一切也顺理成章了,绍兴十年五月,金国在盟墨未干、血口犹在的情况下,单方面撕毁了和约,倾举国之兵南下略宋。”

只是好在这时候的南宋,拥有岳飞等一大批忠臣良将,军事力量远非北宋末年可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