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8章 决战在即(2 / 2)

加入书签

“国主妙计,若能在浏阳门外扎下营垒,屯齐就是插翅也难飞了。”

“不错,”焦琏说道:“我前日带兵至石马铺增援马宝,路过东城方向。鞑子在此防守不密,大概把兵马抽调到了城内或者城南。”

“先不急着破城,改与屯齐决战!”丹初沉吟道,开始调兵谴将。焦琏领第四镇直属队、炮兵协坚守城北阵地,丹初亲领亲兵第一协、步兵第十二协、步兵第十三协(湘西土兵),移往城东浏阳门外。他将会同城南虎贲镇马宝,合击屯齐的八旗大军。

清军这边,洪承畴已经黔驴技穷,却又不愿轻弃长沙,再度来到石马铺大营面见屯齐。

“大将军,塘报传来确切消息,鳌拜大将军前锋已至通山,不日即将抵达长沙。学生以为,大将军已失赤冈岭、豹子岭,石马铺大营门户洞开。莫若退回城内,与续顺公合兵一处,固守待援。待鳌拜大军一到,再内外合击,赤匪必败无疑。”

洪承畴慢条斯理地说着,一边留心观察屯齐的神情。

屯齐不愿死守长沙,说道:“九翁,长沙已成孤城,西有湘江,东、北有浏阳河、捞刀河,形如绝地。如今赤军势大,我军当壮士断腕,迅速东渡浏阳河,跳过赤匪夹击。”

“大军相持日久,一旦骤然东撤,势必兵败如山倒。”洪承畴说话仍是不紧不慢的,道:“旗兵还好,皆有战马,就是撤退,也能躲过赤匪的追击。倒是续顺公的部下、各地绿营兵皆以步兵为主,一旦撤退,势必为赤匪所掳,如衡州故事。届时天威难测,你我皆说不过去。”

屯齐老脸涨得通红,他虽然骁勇善战,却并非将帅之才。自从敬谨亲王尼堪战死,屯齐接过定远大将军印,便一直败多胜少。

特别是对阵赤军时,屯齐不断损兵折将,惹得清廷震怒。顺治已经连续发过几道诏令,对屯齐严旨切责。此番若是丢弃绿营逃跑,屯齐就真的要“不死于战、即死于法”了。

“西营孙可望那边,可有动静”屯齐避而不谈当下战事,而是问起孙可望,满心期望洪承畴的阴谋得逞。

原来,洪承畴派间谍到云南、贵州一带散播谣言,声称李定国自归顺赤军,无日不向岑丹初献计,请派赤军西征云、贵。他还派遣使者,到贵阳面见孙可望,游说孙可望偷袭粤西,以减轻清军的压力。

“已有八成的把握。如果一切正常,孙可望当在本月发兵东征,一路出贵州黎平,直扑粤西桂林,另一路出云南广南,沿右江顺流而下,直扑粤西南宁。”

洪承畴并无八成把握,其实连一半把握都没有。但为了稳住屯齐,只好撒了个大谎。

屯齐闻讯而喜,但很快转喜为忧,叹道:“天军连番失败,士气低落,即便是满洲大兵,一听赤匪来战,亦面露怯色。八旗人丁稀少,经不过大的消耗。观今日形势,唯有鳌拜的火器营堪与赤匪一战。

“吾虽领有满蒙汉八旗,箭矢、弹药不济,实非赤匪对手。若一昧留在长沙,终是自陷绝境,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为长远计,吾当尽快撤退,为朝廷保留火种。此种委曲,还望九翁明鉴。”

洪承畴苦笑一下,自知屯齐说得在理。他为人极聪明,已在盘算自己的后路。一旦屯齐撤走,沈永忠必然守不住长沙。要不要告诉沈永忠撤退,什么时候告诉沈永忠撤退,此中大有讲究。

“听说,九翁颇为疾病所苦,屡次向朝廷请辞四省经略一职,不知朝廷可有回音”屯齐问道,脸上不无讥刺之色。

洪承畴老脸一红,说道:“朝廷总要我勉力维持,可我已是老朽,实在难以担此大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