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四章 壶中仙 (十三)(1 / 2)

加入书签

(诡计奇袭天堑口,以身犯险再回关)

深山山间,远看一群闪动跳跃的黑色身影,正地上四肢并用飞速跑动。

是那些因相互撕咬变得行为疯狂的百姓,原本都是些看起来体弱无力的男女老少,现在却变得个个生龙活虎,在道路崎岖的山间狂奔不觉累、也不觉疼,脚下如生风般,没一会儿就沿着山路冲至玉龙关附近,聚在一处树林中,隔着并不遥远的距离。

令人奇怪的是,人群并未直接一路杀奔过去,而是齐刷刷停在原地,像石像一样垂头静止不动,看着霎是诡异。片晌,后方全副武装的南诏军队赶到,南诏兵士们迅速以树林灌草为掩护排兵布阵,待战局布置完毕,从队中传出一阵怪异的曲调,像笛又像哨,乍听上去让人心烦意乱,似有东西的心底挠动。

怪异声音一出,原本静立不动的人群开始受到莫名的指令,保持垂头姿势从林中缓慢走出,一步一蹒跚,与刚才的山中疾行判若两人,行为举动真的像是一群流亡逃难至此、寻求关内帮助的百姓。

木讷走动人群逐渐聚至关下,停在关门前越来越多,引起了城墙上守关士兵的注意,其中一名守关士兵喊道:“下方是何人?”

问题出去并未有人作答,士兵又接连喊了几声,关门下的人依旧静默不回,士兵也只是能从外表看出是一群衣衫破烂的人,不确定是敌是友,只得前去禀报留在关内镇守的长官,请他来做定夺。

一守关兵士匆匆跑到后方摆放地形沙盘的房间,向其中人报道:“副将军,关门外突然聚起一群人,似是流民,是否开关放他们进入?”

正在研究沙盘的徐长云眼中闪过一丝怪异。突然出现的流民?莫非有诈?开口说道:“领我前去。”

士兵领命,前方领路到关门上的了望处,徐长云向下望去,却见真的是数名衣衫破烂脏渍的人聚在门外,不吵不闹,只是呆站在门下,询问一旁驻守的士兵:“他们是从哪来的?”

驻守士兵回道:“回副将军,只见从林中出现,并不知晓究竟从何处来,向他们问话也不作回答,仅是聚集在关门外,未有其他举动。”

徐长云听完意味深长得盯着下方的人群,说道:“不必开关门,也不必管他们,若是向内求助,派几人领他们去别处避难。”

有士兵在旁听了,心中还是稍显纠结,犹豫说:“副将军,若他们真的是流民,这样决定是否有些草率?”

徐长云再次重复道:“此乃军令,无异议。”

“是!”长官下了命令,各位守关的士兵也不得不遵从军纪,齐声回复执行,不再管下方聚集的人群,将他们无视成一团空气。或许是感知到徐长云的怀疑,门下不做声的人群开始有了反应,靠近紧贴关门用手指不断抓挠,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似乎在祈求里面的人把门打开,放他们进入。

虽然门下不断躁动,但外城上的士兵均是一副漠不关心的面孔,双眼紧盯远方的风吹草动,任凭刺耳难听的挠门声钻入耳朵,也皱眉硬抗过去,然而下方的人就像上了机关的木偶,一直在抓挠喊着呜呜声,也不顾指尖皮肤不断摩擦铁门的疼痛,当人群的双手被磨破变得血肉模糊时,一声大喊打破了关前微妙的平衡。

“别开门!有诈!”

话语在空旷的山中回响,关内城墙上的人不约而同转向声音传出方向,只见又有三个身影从林中闪出朝玉龙关移动,徐长云看去当即眉头一皱,不由脱口一句:“他们没有离开滇州?!!!”

明明亲眼目送几人离开,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其中三人又跑回来?!还是挑这个对战的时间当口跑回来?!徐长云气的眼中几乎要喷出三丈火焰,欲要抄弓对准三人,亲自放箭拦住脚步把他们赶回去,只听下方突然传来更大的噪乱声,目光向下一瞟,随即看到一副前所未见的震惊场景。

先前聚在关门下的流民,正四肢并用扒住磊建城墙上不整齐凸出的石块,一人压一人叠摞向上冲刺,连攀城的绳子也不用,如同一只只疯狂的野兽,速度和身手矫健的令人咋舌!

见关门被攻,守关的士兵不等上级发令,纷纷熟练拉弓对准野兽一般的人群,如瀑布般的箭雨即刻倾下,精准射在爬墙的人群身上,然而陷入癫狂的人群似乎真的连痛觉一并丢掉,身带数箭依旧奋勇前行,人踏人相拥而上,张嘴发出嘶哑吼声。

眼看人群要逼近关墙顶部,徐长云不慌不忙指挥道:“用‘热蒺藜’。”

在旁的士兵们领命,迅速从后方抬来数个木桶,整齐围关墙摆开,桶中盛满白色的粘稠液体,不断向外散着氤氲雾气,待人员准备妥当,徐长云喊声“倒”,守关士兵统一抬起木桶,将里面的液体全部沿墙泼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