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4章 ‘势’在必行!(1 / 2)

加入书签

一个时辰后,皇宫立政殿·御书房内。

“依然不愿为朝廷效力吗?那个禅坊主事人的态度,可否就代表了整个商号的态度皆是如此?”

正在批复奏折的李世民,问道。

“是!微臣同其过往有着旧情,故此与之多番好言相劝,却亦也无果而终。说到底,那老朽亦是自私自利的商贾本性难移,实在是难堪大用。”

在其前方,卢少卿身着紫袍官服,常戴在鼻梁上彰显其‘英姿倜傥’的那副墨镜已然取下,恭敬跪在地上回应道。

“商贾本性啊”

李世民喃喃一声,合上双眼不再言语。

御书房内的声音,也随之沉寂下来。

这倒让已准备好一番说辞,准备趁势‘添油加醋’的描述张通以及禅坊商号内的一干人等究竟是如何不明事理,如何自私自利商贾本性的卢少卿为之犯难了,只得老实跪附在地,等待着对方先说下文。

可这么一等,竟是足足等候了近一刻钟之久!

卢少卿心中有些焦躁,额头也不禁冒出了一层细汗,右手紧摁着衣襟内备好的奏折。

他明白皇上心有不忍,定然是不会主动开这个话头的,可这个趁势一举整顿吞并禅坊的时机,他也是等候了太久太久。

尤其是家里那些个妻妾的岳父们,以及这几年来他拉拢的一些权贵商贾,讨好巴结他的工部下属们,都在等着他这个备受皇上赏识的工部尚书,兑现那诸般承诺。

“咳禀皇上!”

卢少卿轻咳了一声,主动掏出那份奏折说道:“既然那‘禅坊’不识实事,若是继续置之不理,且不谈此前那与敌国吐蕃通商一事,日后定然还会容易酿成大错。对此,微臣这有一事进谏!”

“”

李世民听言,只是默默睁开了双眼,瞳孔无喜无悲的直视着他,未做任何表态。

“呃”

卢少卿咽了咽唾沫,心里只感到一阵阵发毛,不由微微偏过了头避开那双眼眸,而后双手捧着那份奏折,硬着头皮继续进谏道:“还请皇上批阅!”

这份奏折里的内容,便是关于那进一步夸大国营商号影响力和财势的折子,至于这份朝政执行后,首个挨刀子的牺牲者。

自然是他那的老东家,大唐第一民营商号——禅坊!

此前,他也已向皇上提呈过,只是当时是以当前国营商号根基不稳为由,将其暂时搁置了。

可实际境况,知情者都晓得皇上心里多少还念及着禅坊是那‘傻皇子’的基业,

希望能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将禅坊收编。

但今时也早不同那往日!

当今‘大皇子’被贬岭南,明眼人都也不会有所顾忌,放过那从中分一杯羹的机会。

哪怕朝廷不出手,其它盯上了‘禅坊’这块香饽饽的人,亦也会借机打压,蚕食牟利。

既不愿被收编,作为权势背景的傻皇子也彻底失势。

不过是一些平民组办的商号,哪怕规模再大,在一些掌权者眼中,也不过是块极为可口的大肥肉罢了!

至于他现在手里的这份折子,更已不再是什么单纯的提议进谏了。

而是‘势’,顺天下商事而行的‘势’

若朝廷不趁‘势’而为,日后也只得眼看着那本该进嘴里的肥肉,被别人啃食的千疮百孔!

“”

可李世民回应他的,依然只有那一双无喜无悲的眼眸。

卢少卿紧抿着双唇,深知此举‘势’在必行的他抬起头,表情坚毅的正视着那双眼眸。

纵使他在这件事上有些自己的小算盘,但就其本质的大方向而言,他亦是那一心为了朝廷壮大,大唐富强的大忠臣。

既然问心无愧,又何惧其它!

“递上来吧。”

李世民终于开口了,轻声说道。

“是!”

卢少卿也算得以松了一口气,强撑着有些酸胀的双腿站起身,将折子恭敬放在案台上。

“卢爱卿,你且先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

卢少卿听言,恭敬施礼一拜便转身离去。

他的脸色不禁有些兴奋窃喜,心中已开始盘算着过几日先迎娶哪家权贵的千金,当自己的第三十九房妻妾。

正待这时,后边传来一声平淡的叮嘱声:“朕有闻卢爱卿风流倜傥,处处留情。但既然是郎有情,妾有意,朕也是支持那两者喜结良缘的。可若是关乎朝事,朕还望卢爱卿能秉承过往公事公办的原则,切记勿忘初心。”

“这”

卢少卿的身子一僵,面容惊惧不已。

他久居官场,处事圆滑之余,自然知晓分寸。

无论于公还是于私,在明面上他都有留意不让人抓住话柄。

别说是认识李禅之前,在工部如何混的风生水起,名列正四品工部侍郎一职。

哪怕是现在贵为正三品的工部尚书,他也极为注重平日言行,诸事秉‘公’而办。

此时,他也自然知道皇上这是在刻意提点自己,夹紧好尾巴。

“是!微臣定不忘皇上教诲!”

卢少卿整理好

表情,转身恭敬的躬身一拜,离开了御书房。

片刻之后,李世民揉了揉眉心,对着空无一人的御书房问道:“天昊,与此人结交的党羽名单调查的如何了?”

御书房内的一处暗门开启,面带花纹面具的不良帅·袁天昊默然走出,将一张折子递上。

“鄅国公·张亮、兵部尚书·候君集,魏王·李泰,还有”

李世民一边翻阅着折子,一边眉头微皱的轻念着那与之有染的几个名字。

在朝廷三省六部中,历来朝堂内便有流传那‘吏部贵、户部富、刑部威、兵部武、礼部贫、工部贱’或是‘天、地、春、夏、秋、冬’的说法,来谈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尊卑主次。

这里边自然是由于其各部主掌的事务不同,进行地位和话语权的分辨。

但随着国营商号的组办和壮大,那在朝廷内常被戏称为‘工头’的工部官员其手里的话语权,已开始大有同吏部、户部分庭抗礼的势头。

这其中,除了是他因李禅的影响提议,所以自他执政期间,工部的地位开始水涨船高,对一些事务也有了自主权。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工部尚书·卢少卿的特殊性,从而使工部在‘大唐国营商号’中越发举足轻重的缘由。

这般偏重也并非出自李世民的本意,尤其是那商事一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