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章 流亡之路:明昇的高丽新篇章(1)(2 / 2)

加入书签

不久,戴寿等高级官员被押到重庆,然后乘船押往大明都城应天府。船行至瞿塘峡中时,天色突变,风浪大作,船只不幸翻倾覆,戴寿、向大亨等官员皆沉舟于江,溺水而死。这一幕,如同命运的残酷玩笑,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和战争的残酷。

随后,朱元璋召王起岩入京,授礼部侍郎官职。王起岩,这位曾经的夏国将领,他的面容上带着一丝坚毅和决绝,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他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大明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罗甲继续统兵,仍然驻防叙南。他的面容刚毅,眼神坚定,他知道,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维护和平和秩序的任务依然艰巨。他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保卫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安宁。

中书集六部太常、翰林、国学议定受降等礼,要求“伪夏皇帝明昇和丞相率文武百官向皇帝祝贺行礼。就像从前孟昶降宋一样。”这一仪式,不仅是对胜利者的尊敬,也是对失败者的宽恕和接纳。

朱元璋下旨道:“昔日孟昶独自掌握国政,所做的事情大多超越了他的本分。明昇年少幼稚,朝政的事情全部听任臣下,他与孟昶不同。叫他进来朝见,可以免去他伏地上表待罪的礼节。”朱元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宽容和理解,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年轻皇帝的同情和怜悯。

在这场战争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战,他们的勇敢和牺牲,将会被后人铭记。而朱元璋的宽容和智慧,将会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十二月的金陵,寒风凛冽,天空中飘着细雪,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银装。明昇和彭太后等人乘坐的船只缓缓驶入了秦淮河畔,他们的面容上带着一丝忐忑和不安,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好奇。

是日,明昇率领百官朝见明帝朱元璋,他们的步伐庄重而缓慢,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谨慎。明昇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憔悴,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决绝。他上待罪表,声音颤抖而真诚:

“皇帝陛下平定豪杰,结束了长期战乱的日子,拯救百姓于水火。臣明昇住在偏僻的地方,思想迷糊,缺少学问和知识,使用了奸佞的人,才挑起争端,遭到天子讨伐。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扪心自问过去我做的那些事,又有哪一件做好了呢?于是我带着家眷和臣属来投降,仰望追慕天子皇上。我不敢奢望得到孟昶那样的优待,仅将军马、钱粮、府库及土地、人民献给大明皇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