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铁骑增援:夔州城下的生死较量(2)(1 / 2)

加入书签

飞天张,这位副枢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韩娥策略的赞同:“如此一来,就算明军克服险峻地势,攻破陆地防线,他在水上的战船还是会被卡在江心不能移动。我赤甲、白盐山上的陆路守军就能居高临下将其击沉。”

他们从江边左拐进入赤甲山,道路甚是艰险。当时火器运用已经比较发达,射程已经可以从陆路打至江心。韩娥对冉氏兄弟道:“我听说奉节天坑地缝盛产硝石,这是火器弹药必需的原料。你们派人多多采集,大量制造弹药,以备战时所需。”

飞天张,这位副枢密,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应该报告戴丞相,立即令全军大量制造弹药。”他知道,充足的弹药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期待和决心。

他们接着爬上了一座险峻的山峰,山风呼啸,带着一股子苍凉的气息。冉彪,这位土司将领,他的脸庞被风霜刻画出坚毅的线条,指着山峰说道:“这座山叫羊角山,莫仁寿平章命我土司兵镇守。”

韩娥的身影在山巅显得格外矫健,她的目光锐利,如同一只猎鹰在寻找猎物。她指着南边的一座城池,问道:“对面城池由谁防守?”

飞天张,这位副枢密,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对面是南城寨,由吴景昭将军驻守。”

回到丞相府,韩娥向戴寿详细谈了对江防的上述建议。戴寿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韩娥建议的赞赏。他立即命令飞天张组织实施,同时命令将较先进的热兵器炮石和铁铳迅速装备各营,加强远距离攻击明军舰船的能力。

韩娥又令冉氏兄弟率士兵练习使用木杆、竹竿等冷兵器和铁铳、火箭、飞天雷以及各种火药包等热兵器,与南北两岸防御工事里的炮石和铁铳,对水面舰船形成综合攻击能力。如此一来,瞿塘峡关更加易守难攻了!

韩娥又去看了一回土司兵和其他南北两岸部队的防御阵地。她担心夏军防守的背面可能会受到明军的攻击,于是,她建议飞天张令各营组织预备队,警戒各营防守侧面的安全。但是,飞天张却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奉节以北的赤甲山上有座赤甲城,比邻为鱼复县故城。公孙述时改白帝山上之鱼复城为白帝城。白帝城东有草堂河,西、南两面是长江,只有北面可以从马岭上赤甲山,因山为城,因江为池。城南有古扞关,地势十分险要,可俯视夔门。夏军的指挥中心就设在南宋时建的子阳城,有一段古城墙连接子阳城和瞿塘关,这是南宋抗元山城特有的“一字墙”。赤甲城、子阳城和白帝城、瞿塘关、下关城互为犄角,共同构成了白帝城的城防系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