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断桥之战:马龙江上的生死阻击(2 / 2)
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马龙江的水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江边,段功的追击部队与韩娥等人相持已久,时间在紧张的对峙中缓缓流逝,直至中午。段功的士兵们紧握兵器,目光警惕地盯着对岸,但他们的将领,那位以智谋着称的段功,却始终没有下达攻击的命令。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沉的思考,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韩娥站在巨石上,她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坚定。她的战袍随风轻轻摆动,手中的梨花长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她的眉头微蹙,心中虽然焦急,但表面上却显得异常冷静。她知道,她的任务是掩护主力安全过江,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崩溃。
午后的阳光变得更加炽热,马龙江的水波在微风中轻轻荡漾。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来到韩娥面前,报告说万胜的主力已经全部渡过了马龙江。韩娥的眼中闪过一丝宽慰,她知道,她的任务已经完成。她立刻下令小分队乘船过江。
韩娥和小分队的动作迅速而有序,他们的身影在江面上穿梭,如同一群敏捷的鱼儿。江水在他们的船桨下翻起白色的浪花,他们的心情也随着江水的流动而变得轻松起来。韩娥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她知道,只要主力部队安全,他们就还有机会。
段功见韩娥的身影在巨石下消失,才带着他的军队赶到岸边,但是索桥的木板已经被拆除,岸边更无船只。他在对岸望着韩娥他们乘船离去的身影,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神情。他知道,这次的追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他也明白,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和耐心的比拼。他的目光渐渐变得坚定,他已经在心中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万胜率领着他的军队,离开了云南的安州,进入了贵州的境内。他们的行军路线上,又多了一条重要的河流——北盘江。这条河流源自四川乌撒府以西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它蜿蜒向东南流淌,直至乌撒南九十五里处,人们称之为可渡河。在它的东南面,便是着名的七星关河。
盘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历史上的许多军事行动都曾在这里展开。汉武帝时期,唐蒙计划利用船只来控制越地,武帝便派遣驰义侯发动夜郎的兵力,顺江而下,与番禺会师。诸葛亮南征时,也曾踏足这片土地。
七星关位于乌撒卫东南一百七十里,毕节卫西九十里,是四川、云南、贵州三地交通的咽喉要道,地势极为险要。这里有座七星山,山有七峰,关隘就设在山顶之上。明代的状元、新都人杨慎在《七星桥序》中提到,七星关是诸葛亮曾经祭军旗的地方。关下的七星河,两岸峭壁耸立,河水汹涌澎湃,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