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孙小权背井离乡(2 / 2)
眼下这一个世道,确实如老妇人所言,说是金玉良言也不为过。
如今整个东山郡都山雨欲来,似孙小权这般的热血少年,只身前往建康城,必定凶多吉少。
可孙小权对老妇人这一番金玉良言,自是左耳进、右耳出。
孙小权先对老妇人三跪九叩,旋即缓缓起身,又作了一个长揖,紧接着又道:“祖母之言,孙儿铭记在心。孙儿这一颗心,已经飞到了建康城中。孙儿要是不去建康城,生不如死。孙儿不在身边,祖母还需小心将息,静候孙儿佳音!”
孙小权轻拂衣袖,上前去拭老妇人的两行泪眼,老妇人竹拐杖一撇,愤愤的挡开了孙小权。
孙小权也不用强,如今去意已决,径直退后三步,又一次毕恭毕敬作了一个长揖,镇定道:“祖母在上,孙儿就是爬,也要爬到建康城中。此经一别,再见它年!祖母,保重,孙儿一定会回来的!”
孙小权长袖一拂,旋即转身,头也不回的奔出了矮墙,又取道另一边的田间小道,雄赳赳、气昂昂的往远方奔了出去。大有时不我待之感,又似十万火急之情。
“哇呜、哇呜、哇呜,……”
老妇人一时好似失去了三魂七魄,旋即瘫软在地,竹拐杖左右极速一通乱点,放声哀嚎,老泪纵横就如夏日雨后的孟婆江波逐流。
“天啦,天啦,天啦,……这都是作的什么孽啊,……老天爷,老天爷你就开一开眼吧,……”
老妇人先是哀怨了一通,又是哀嚎了一通,一时响彻云霄,直到声音沙哑,这才缓缓停下声来,目光一时呆滞,好似从今往后的日子也都失去了光明,四周萦绕的都是摸不着、挥之不去的黑暗。
“咳咳,咳咳,咳咳,……”
陈静故意一通轻轻的咳嗽,旋即与陈旭嫦策马立在矮墙门口,悠悠又道:“老人家,咱们也要去建康城,要是遇见了你家孙儿,倘若他有万难之处,必定护他一时周全。你就安心的等他回来吧!”
言毕,转身策马而去。
老妇人呆滞的眼神骤起了八分光芒,又见是两把越女剑,一时感激涕零道:“多谢女侠,多谢两位女侠,老天爷终归还是开眼了,……”
紧接着,极速捉回了竹拐杖,旋即起身立于矮墙门口,目送陈静与陈旭嫦远去,悠悠又道:“我孙,祖母等着你回来!我孙,祖母不求大富大贵;我孙,祖母只求平平安安。我孙呐,祖母会与你早晚祈福,平平安安就是福气啊!”
陈静与陈旭嫦快马又加一鞭,策马奔腾往杜家祠堂寻了去。
太阳要到正午,确实还得再等一时半会的天光,陈静与陈旭嫦已然策马并驱行到了杜家祠堂。
杜家祠堂是三进三出的一处建筑群,祠堂前朱漆立柱上有一副门对:杜伯杜泄杜挚五帝之四后人,季孙叔孙孟孙三孙其二家臣。
陈静眉头一皱,没想到南山郡杜家人的渊源比桃花源更为久远。
三皇五帝中五帝之四,世人皆知指的是帝尧,杜家人是帝尧的后裔;季孙叔孙孟孙其二,世人皆知指的是春秋鲁国叔孙的家臣。
于此,陈静又不得不斜身一跃下马,旋即毕恭毕敬一鞠躬,越女剑一斜,缓缓又道:“嫦嫦,如今杜家人有这等渊源,又如何能祸害了南山郡呢?不是有辱杜家之名?”
陈旭嫦鞍前一旋,紧接着越女剑一斜,斜身下马道:“时势如此,孟婆江南、江北之地浪得虚名之辈众多,又非杜家一家。正如五柳先生之言:天道非道、大道非道!”
“如此秉承‘天志’,也算是与杜家人正本清源了。治一治杜家人,反倒还成就了杜家先祖之名!”
“静静,你说,治一治杜家人,咱们是不是该先捉住几个杜家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是实在不行,再迫之以势咯?”
“……”
陈静闻言眉头一皱,旋即打趣又道:“嫦嫦,你又拿道家之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陈旭嫦噗嗤一笑,缓缓点头道:“鬼谷子王诩可是道祖老子亲收的弟子,可是鬼谷子一门教出来的这一些弟子,虽然一个个都是能人,也都是强者,只可惜,只可惜啊,……罢了,罢了,罢了,说多了都是泪。”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