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攻坚战(1 / 2)
第645章 攻坚战
景泰帝收起望远镜,远远的眺望了一眼不远处的邯郸城,这一座千年风雨不改其名的城市,他第一次来却是以这样的方式。
他其实攻打邯郸没有任何舆论上的影响,因为这里本来就还是大魏的土地,一国的皇帝举着绘有龙纹的旗帜收复自己的国土,这便是正义。
这些日子以来他几乎是每天都不眠不休的攻读这些他没有见过的战法,什么大兵团集群战术,什么火力覆盖学说、什么步炮协同、什么分散战术、什么三角学说。
他都不知道突然之间冒出了这么多自己听都没听过的战法,还都是他们浮梁军校的必修课程。
当下他们就处于攻坚战阶段,而关于攻坚战学说里头甚至还有心理战方向的专业指导。
兵法韬略细致严谨,可谓叫人咋舌。
现在他们并没有着急攻城,就是在等对方的援军抵达。这么说可能有点嚣张,但这场仗是要打给城里的士兵看的同时也是给城后的各方势力来看的。
因为攻坚时不管是软攻硬攻,围城或者是强攻,其实都是最下等的策略。上等的策略就是攻心为上,如果能在城外将几倍于自己兵力的敌人给干废了,这座城基本上就没有悬念了。
当然了,另外还有一条路就是强攻屠城战术,这也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战术,用一城人的命来换取其他城市的投降。
但问题是这条命令谁下都行,唯独景泰帝不能下,因为他是正义的,他是真正的王师,而王师不可屠城。
“一旦屠城,国运尽失。”
夏林给他留的八个字犹在耳边,而所有的将军和参谋也都否定了屠城战术。
于是留给他们的就是在城外打上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战并且还能获胜这一条路了。
之前一路上他们都是以进攻方的姿态出现,但这次他们则是用防守方的姿态。工兵营白天休整,晚上则趁着夜色修建防御工事。对于敌军的动向,前方侦察兵每一个时辰返回通报一次,将敌人的行踪完全体现在了沙盘之上。
一开始景泰帝还诧异为什么一支队伍里头要有如此之多的斥候,但现在他算是明白了,信息这两个字对作战的队伍究竟有多么重要。
这支完全用新体系打造出来的军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两方对垒先算人数的作战方式了,人数并不是制约他们的关键,能让他们陷入被动的只有信息链的不够完整。
大帐之中参谋们不停的根据敌人的行进路线调整作战方向,这种方式叫景泰帝大开眼界。
而更叫他大开眼界的则是这些人传递信息的方式,他们就用一个小小的盒子,就能把命令传递到周围的大营里头去,而他们管这个叫电报。
报纸景泰帝见过,电报是个什么东西,他是真没听说过。
但他也没问,毕竟什么都问显得很没面子,等回去之后直接问夏道生好了。
不过这东西怎么说呢,听上去很荒诞,但如果真的仔细研究下来,它每一项的科技都不高,只是工业集成化要求很高。
首先最难的就是酸碱的问题,但这个很早就已经被解决的,主要感谢运城盐湖的硫酸钠和军地两用人才里的缸釜法,这才让初级电力循环系统能够使用。接着就是天然磁石磨出形状,导线用银丝和铜丝就可以利用切割磁感线弄出发电机,再用布刷漆,漆用熬制过的桐油,用银板压薄卷起来可以制作电容器……
总之每一样东西都不算难,但能组合到一起的人只有天才和作弊选手。
很不巧,夏林是作弊选手。
这次作战他们解放了所有黑科技,其中就包括这常人难以理解的顺风耳之术,可以做到瞬时通讯,这一点在战场上堪称神仙技能。
史书都没法记载的那种神仙技能。
此刻,杨英的联军共有近十四万人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以包夹之势开始对魏军进行进攻,后头还埋伏着五万多草原骑兵。
他自以为是天衣无缝的布局,按照他的想法,对面也就四万多人,自己加起来快二十万,还有精锐的骑兵足足五万,用人数堆都能把对方堆死,更何况对方如此狂妄竟就在邯郸城外等着他们来攻,这不给他包个饺子都对不起自己手头上的这些人数。
↑返回顶部↑